你知道那種感覺, 那種虛空的渴望, 那是來自於你內心想要更多某樣事物的深度渴望, 是你靈魂深處那種需要獲得滿足的苦楚。
許多人想用他們認為有效的事物去填滿這個空洞, 例如聽音樂、參加更多社交活動、觀賞所有新上映的電影、看電視、 沉溺幻想、購物、擁有許多物質, 像是衣服、車子、假期、房子以及時髦的玩意兒。 他們在職場上努力獲得成功與肯定, 在人際關係裡尋找滿足, 使那些想滿足他們需要的人筋疲力竭。 然而這一切都無法真正塡滿那個空洞, 因為神在我們每個人心中所設計的那個空處惟有他才能填滿。 在我們內心深處這個最大的飢渴, 只有神的同在能夠使它獲得滿足。
我觀察到一些非基督徒, 就是那些不認識神、不想認識他並且說他們不需要祂的人 (我非常納悶他們是怎麼做到的?) 他們似乎不會察覺生命中少了什麼, 甚至很喜歡去做一些在我看來毫無意義、沒有神在其中的事。 然而, 我也會經跟他們一樣。
我會經度過這些時刻, 就是曲終人散、電影散場、覺得看電視很無聊、時髦的衣服及玩意兒變得毫無意義、假期結束、成就感逐漸消失, 所期待的人際關係令你失望, 而幻想也不過是個幻想。 你所能買的東西, 充其量也不過就是那些; 而你不論再怎麼努力工作, 所做的也仍然有限。 然後有一天當你醒來時, 內心還是覺得空虛, 就算你強顏歡笑, 它仍舊在那裡糾纏著你。
最後, 一切盡都消失, 只剩下你獨自一人。 除了神的同在, 你所抓住的任何事物, 沒有一樣是永久的。
你心裡可能會問: 你所謂的「永久」是什麼意思? 神的同在聽起來比任何事物更難以捉摸, 你怎麼能夠抓住如同風, 或月光一般的事物呢? 然而真理卻是: 神的同在比任何事物都更容易獲得。
那是因為祂就是以馬內利, 意思是「神與我們同在」。 世界上有何神會經給人這樣的應許? 在我認識耶穌之前, 我會接觸其他宗教, 以尋找內心空虛的解答, 以及解除痛苦的方法。 然而, 這些宗教當中的神明, 沒有一個會經應許與人同在, 它們不是那位會與我同在, 並應許當我親近祂,祂就親近我的神。
而神的確無所不在, 我們何等需要祂那奇妙、令人滿足的同在, 也惟有當我們尋求祂, 才能獲得祂的同在。 神要我們渴望祂、尋求祂及切慕祂, 而祂與我們同在的程度為因我們對祂有多麼渴望, 以及我們尋求祂的意願而定。
假如神的同在對你而言難以捉摸, 那是因為祂要你更進一步去尋求、注視祂, 更深地去找尋、渴慕祂。
你知道墜入情網時的情形! 你希望某人渴想、思念你, 而因此讓自己變得難以接近, 不輕易答應約會。 你為了想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想追求你, 所以不打電話給他們, 而等他們打給你。 假如他們真的打來, 就表示他們在乎你; 若他們沒有打來的話, 就表示你對他們並不是那麼重要。
神與我們之間的互動也是如此。 有時他並不立刻把祂的同在賜給我們, 是為了看我們是否會重視他的同在, 而願意把其他所有的事物擱置一邊, 單單去追求祂。 神要我們追隨祂, 因為祂要我們渴慕祂。
而他這麼做的理由是因為愛我們。
什麼能滿足你内心的飢渴?
我自認是個寂寞專家。 從小我被孤伶伶地關在遠離人群好幾哩的陰暗農場裡, 除了一個患有精神病的母親之外, 沒有任何人或朋友與我為伴。 由於我的母親在精神上總是渙散, 因此那也讓我感到寂寞。 深度寂寞所帶來的苦楚讓人如同歷經浩劫, 它隨時使你受到傷害, 迫使你一直去找尋事物來解脫痛苦。 它變成一種求生之道, 就如同「膝跳反射」的動作一般, 你會不斷地去接觸一些不該接觸的人事物, 只為了停止內心的疼痛及減輕飢渴。
假如你在沙漠中迷路了, 而身上並沒有任何食物及飲水, 你會竭盡所能地到處尋找可吃之物, 即使它們是一些對身體並不好的東西, 而且你也不會在乎那些東西是否不乾淨, 或是它的味道好不好。 然而, 神所要給我們的, 不只是滿足我們基本需求的東西。
你內心的飢渴是什麼?
當大衛王的心對神感到飢渴, 他說:「神啊, 我的心切慕祢, 如鹿切慕溪水。 我的心渴想神, 就是永生神; 我幾時得朝見神呢?」(詩篇42篇1~2節) 大衛渴望神超過其他一切, 對他而言, 神的同在就是他的食物與水。
他說:「神啊, 你是我的神, 我要切切地尋求你, 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, 我渴想你; 我的心切慕你。 我在聖所中會如此瞻仰祢, 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。」(詩篇63篇1~2 節)
你會經如此渴慕神嗎?
大衛尋找神, 他追隨神, 尋找神直到尋見為止, 並且他向神坦承他的感覺以及對神的飢渴:「主啊, 我的心願都在祢面前; 我的嘆息不向祢隱藏。」(詩篇38篇9節) 他從未掩飾他靈魂深處的渴望。
大衛尋見了神, 因為他尋找祂。
有個能讓我們親近神並且尋得祂同在的方法, 就是透過敬拜與讚美。 這是讓我們能夠拋開世上一切事物的第一個步驟, 也是讓我們脫離過去常抓取的事物, 而單單緊抓住神的方法因為我們無法同時擁有這二者, 我們不能一手抓住神, 而另一手抓著世界, 卻又期待我們的靈魂能找到深度及豐盛的滿足。
你不必等到完美的時候才來到神的面前, 若是這樣的話, 誰能夠接近神呢? 我的意思是: 帶著你的本相, 就是以你真實的面貌來到神面前。 把過去一切的偽裝、手段、想法、懼怕、 希望、夢想、財物、行動以及身份地位完全拋開, 而投入神的懷抱。 在此時刻, 你只要你自己就好, 因為即使你不完全, 他仍然會全然接納你。 然後, 讓祂的活水江河湧進你的全人全心。
河水流必須流動才能保持清澈, 否則會產生河道淤塞的現象。 當我們讚美神, 祂新鮮的活水江河就會湧進我們的心靈。 耶穌說:「人若渴了, 可以到我這裡來喝。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: 『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。』」(約翰福音7章37~38節) 當我們的內心湧流活水江河, 我們就再也不覺得乾渴。
與神為密友
神希望與你同在如同朋友一般。 聖經說摩西是神的朋友: 「耶和華與摩西面對面說話。」 (出埃及記33章11節) 當摩西想知道當行的道路時, 他告訴神說:「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 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, 使我可以認識你。」(出埃及記33章13節) 摩西心中渴望認識神, 而不是只想知道該怎麼去某個地方; 而神應允祂的同在會與摩西同行, 並且使他得安息 (參考出埃及記33章14節)。
難道你不想要那樣嗎? 你不希望你的生命能有神的同在遠超過其他一切嗎? 難道你不渴望在你所到之處, 總有神的同在並祂所賜的安息?
當神答應了他的請求之後, 摩西說出了聖經中一句最偉大的話:「你若不親自和我同去, 就不要把我們從這裡領上去。」(出埃及記33章15節) 若是神的同在不與他同去, 摩西不想到任何地方去, 因為他所渴望的是神, 而不是神能為他做些什麼。 摩西渴望神的同在, 那也是我們的渴望, 無論我們是否明白這點。 我們渴望認識神, 以及祂全然的同在。
神在尋找一些人——就是那些明白一座皇宮若是少了國王,
那麼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棟空虚的豪宅罷了!
祂在尋找一個熱情的敬拜者,
這人不在乎能否住在皇宮以及享受皇家的一切排場,
這人所在乎的, 乃是能夠住在王自己的同在裡。
湯米 田尼 (Tommy Tenney)
神知道我們無法承載祂全然的同在, 因為我們承受不住, 因此祂只讓我們按著能力受。 當所羅門王為神建造了一個安息的處所, 也就是聖殿, 然後將它獻給主, 並且讚美祂, 請求祂的同在住在他們中間, 他說:「神果真住在地上嗎? 看哪, 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, 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?」(列王紀上8章27節)
所羅門知道地上無一事物能容納神的同在, 至於他這座宏偉的聖殿, 就更不用提了! 然而他也明白神的憐憫容許祂的百姓竭盡所能, 去經歷祂的同在。 神想要更多地把祂自己賜給我們; 祂渴望我們更靠近祂, 而敬拜是讓我們更親近祂的方式。 當我們更多地敬拜神並讚美祂的同在, 我們的生命就會經歷更多神的同在。 我們的讚美成為祂居住及安息的所在, 那也就是讚美所隱藏的能力。
不論我們人生中的成就有多大, 我們的內心仍然會飢渴。 那是因為「我們的心向來等候耶和華」之故 (詩篇33篇20節)。 這就是為什麼神的同在是祂所賜給我們的最大禮物。 惟有他能滿足我們內心最深的渴望, 祂是我們的創造主, 我們的天父, 也是我們生命的真愛。
倘若你的生命感受不到他的同在, 你要繼續讚美與敬拜祂, 直到感受到他的同在。 這並不是操縱神, 而是去突破你的障礙, 讓祂的同在得以進入你等候的心。
向神獻上我的讚美
喔, 主! 我敬拜、並讚美祢是以馬內利、與我同在的神, 我渴望更多有你在我的生命中。我尋求渴慕祢, 就如乾旱之地渴求雨一樣。 我要站在祢聖靈的清泉下, 沐浴在祢愛的暖流; 我要沉浸在祢聖靈的江河中, 我要更親近你, 感受到你的心跳。 當我因遠離你而感到空虛時, 你是我惟一的答案。 祢豐盛的生命是我所切慕, 你親密的擁抱是我所渴望。 我知道這世上沒有任何人事物,能做你為我成就的事。 求讓我在我的生命中以一種嶄新及大能的方式感受你的同在; 你是我所愛慕, 遠超過世上任何事物; 你是我心惟一的渴慕。
單單與你同在改變了我裡面的一切, 而對你的切慕使我渴望脫離合我分心的任何事物。 主啊, 我今天要來親近你, 感謝你應許使我親近你。 你的同在使我永遠不覺得孤單。 主, 我愛慕祢的聖潔與榮美, 並要「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」(以賽亞書12章3節)。
謝謝你選擇與祢的百姓同在。 我的內心充滿感恩, 因我只要渴慕祢就能進入你的同在, 而不需要掙扎。 當我心中乾渴時, 請幫助我奔向你, 而不是浪費時間轉向其他無法滿足我與你親近渴望的事物。 主, 我們的心向來等候你 (參考詩篇33篇20節)。
神所賜的話語
「因為祂鑒察眾人的心, 知道一切心思意念。你若尋求祂,
祂必使你尋見; 你若離棄祂, 祂必永遠去棄你。」
(歷代志上28章9節)
「耶和華啊, 我喜愛祢所住的殿和祢顯榮耀的居所。」
(詩篇26篇8節)
「必有童女懷孕生子; 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。
(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「神與我們同在」。)」
(馬太福音2章23節)
「你說: 你們當尋求我的面。 那時我心向祢說: 耶和華啊, 你的面我正要尋求。」
(詩篇27篇8節)
「謙卑的人必吃得飽足; 尋求耶和華的人必讚美祂。」
(詩篇22篇26節)
更深思想
1. 讀經: 列王紀上8章22~23節。 所羅門獻殿的禱告是如何開始的? 他如何描述這位神?
2. 你心中最大的渴望是什麼? 將它詳細地寫成一則禱告, 然後對於神以各樣的同在方式滿足你的需要而讚美祂。
3. 讀經: 詩篇27篇4節。 你對神所渴望的一件事是什麼? 將它寫成一則禱告獻給神。
4. 讀經: 歷代志上28章9節。 你是否會在神的面前向祂心存誠實? 你是否會把心中所有的感受都向祂傾訴? 若是不會, 現在就告訴祂; 若是你曾經說過, 就再告訴祂一遍。
5. 為神在你生命中的同在寫成一則讚美的禱告, 同時在過程中敬拜祂。